查看原文
其他

钱斌:加快“金融 +”场景建设,打造开放共赢生态圈

金融电子化 金融电子化 2022-11-29

伴随着全社会各领域数字化加速升级,线上经济与线下经济进一步融合发展,数字化转型成为大势所趋。工商银行积极探索数字经济时代的“金融+”场景建设,依托金融服务与科学技术,助力合作伙伴数字化转型,打造开放共赢的金融生态圈。通过建设自有金融服务平台与合作共建外部场景等方式,顺应生产、流通、分配、消费等国民经济循环全链条的数字化需求,增强金融普惠性、包容性和可得性,助力实体经济效率进一步提升。


中国工商银行网络金融部总经理  钱斌

(《金融电子化》5月刊发表此文章时作者任中国工商银行网络金融部总经理 ,现任交通银行副行长)


数字经济时代的机遇与挑战

1.国家战略与政策导向提出新要求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,“十四五”时期要坚定不移贯彻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的新发展理念,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,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、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。贯彻新发展理念、推动高质量发展、服务新发展格局,需要与之相适应的金融体系,必将对商业银行配套金融服务的整体化、协同化、数字化提出更高要求。同时,一系列监管政策密集出台,进一步将金融活动全面纳入监管,通过遏制垄断和规范无序扩张,有力推动了互联网金融回归本源,优化市场经营环境。当前,一方面商业银行需严格落实监管要求,增强管理质效;另一方面金融监管的强化绝非是保护落后产能、落后服务,而是促进规范经营,升级转型,商业银行更应主动作为,积极发挥金融科技创新应用主阵地,服务实体经济提质增效的主力军作用。


2.线上经济与线下经济交汇融合发展催生新需求。全社会数字化进程由消费端向政府端、企业端演进,形成了数字社会、数字政务、数字产业、数字消费、数字家庭等新兴场景领域。在G端,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加快推进。数字政府建设推动政务服务“一网通办”“跨省通办”,国民经济循环更加畅通,资源要素流动更加高效。在B端,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全面发展,更多实体行业加速从线下向线上延伸,远程办公、在线会议等工作生产方式快速普及。在C端,非接触服务需求激增,云生活和宅经济蓬勃兴起。健康问诊、在线教育等跻身互联网行业“风口”,“非接触式”服务成为民生所需。线上经济与线下经济、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交汇融合,以需求侧动力作用于供给侧,呼唤数字化的金融供给加快提升,尤其是应需而变的服务能力创新。商业银行需要用好数据要素资源,优化数字化金融渠道,丰富数字化金融生态,提升金融服务的精准性、直达性、适配性和可得性。


3.金融科技飞速发展孕育新机遇。以5G、人工智能、区块链、云计算、大数据、物联网等为代表的金融科技飞速发展,金融科技与生产、生活场景深入融合,相互嵌入,推动人人在线、万物互联,助力商业银行及时、快速、深刻地洞察客户的数字化需求,为客户提供连接无处不在、洞察无微不至的智能金融服务。


工商银行在“金融+”场景建设的实践与探索

数字化浪潮下,工商银行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,以金融科技为引擎驱动,以平台生态为生产方式,以智慧运营为重要支撑,以安全风控为基本保障,为全社会数字化转型赋能。一方面,通过加强自有平台的建设运营,从单一金融服务向“行业+金融”综合服务转变;另一方面,通过合作共建,在外部高频场景、互联网平台打造流量入口,构建无界融合、良性互动、优势互补的经营生态圈,推动GBC三端齐发展。


1.围绕政务民生,建设金融生态。“始于国家改革、落于社会民生”,工行聚焦智慧政务、智慧出行、智慧医疗、智慧校园、智慧司法等领域建设近4000个有效场景。在智慧政务方面,紧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要求,横向打造一站式、综合化的智慧政务平台,纵向对接政府各委办司局深耕细分领域,推动账户、支付、安全等核心金融能力输出。在智慧出行方面,从人、车、路、场四个领域全面布局,推动无感支付、APP电子乘车码、ETC三大服务能力输出。在智慧医疗方面,建设智慧医疗开放平台,为各级医疗机构提供智慧诊疗、云HIS、以医疗器械唯一标识应用为切入的智慧采购服务平台。同时,按照国家医疗改革工作要求,持续推进医保电子凭证的推广应用。在智慧校园方面,建设智慧高校、智慧职教、智慧幼小、智慧教培四位一体服务方案,面向各级教育培训机构提供综合解决方案。在智慧司法方面,建设智慧政法综合服务平台,为公安、法院、检察院、纪检监察等政法客户提供专项解决方案,发挥司法拍卖资质优势,创新“法拍贷”等综合化司法金融服务,助力国家司法体制改革。


2.依托自有平台,打造金融重器。平台经济是传统产业价值链在“互联网+”时代的重塑,并成为实体产业互联网转型发展的主流商业模式。平台化合作也成为银行金融服务输出的重要承载。目前,工商银行初步建设形成了“API平台”+“生态云”+“聚富通”三大平台支柱。借助工行智慧银行信息系统(ECOS)工程建设,通过银行业务与生态的深度融合,实现业务架构由内部企业级向跨界生态延展,并充分运用数字化技术,进一步提升API开放平台、工行云、聚富通等关键平台的竞争能力,让平台经济真正作为供给侧改革重要力量。同时,依托API开放平台提供定制化、组件化服务,平台已对外开放基础账户、支付缴费、投资理财等18大类别服务、120余项产品、2000余个应用接口,初步构建了开放金融服务的“资源池”和场景共建的“武器库”。依托工行云平台提供“行业+金融”综合化服务,实现“即租即用”,目前已上线教育云、党建工会云、物业云、商医云、人力云等十余款标准化云服务。依托聚富通平台面向平台客户提供账户服务、支付服务、清分服务、投资服务、融资服务等场景嵌入式综合金融服务。目前业务范围已涵盖政务、交通、医疗、旅游、农业等十余个行业,并与12306、广州铁路等一批知名产业平台和消费平台对接合作。


关于场景金融构建的思考

1.善用技术创新,提升金融可得性、直达性和精准性内涵,实现高质量发展。“无科技、不金融”日渐成为行业共识。场景金融是商业银行科技创新的重要阵地,也是检验、评价赋能成效的主要领域。商业银行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根本遵循,以金融科技为重要生产力,加大互联网、物联网等创新应用,对外实现产品互联、服务互联、场景互联、数据互联,进一步推进产品线上化、移动化改造,提高服务效率,降低产品服务门槛;对内实现组织在线、员工在线、服务在线、业务在线,将创新技术应用贯穿于场景金融全领域、全链条、全流程,进一步提升互联网金融平台、产品、营销、运营、风控等方面的数字化水平,实现科技与业务共生共荣,融合发展,满足金融的可得性、直达性和精准性要求。


2.有效运用数据技术,拓展金融普惠外延。数据应该更好地解决信息垄断、信息鸿沟和信息壁垒等问题,促进信息对称和公开。金融是拥有数据资源最丰富的行业领域之一。商业银行一方面要利用自身掌握的海量数据资源,推动数据资源向数据资产转化,深入推进业务数字化、数字业务化,进而建立基于数据资产的数字化经营;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整合行内行外数据资源,规范数据标准,加强数据治理,实现小微企业数据可信,促进小微企业交易增信,更好地实现服务下沉,为小微普惠、乡镇农村等客群服务,让金融活血流向远端末梢。


3.防范化解场景生态可能带来的交叉性、输入性风险,保障生态金融安全。场景建设在给银行发展注入新动能的同时,一定程度上也带来了交叉性风险、输入性风险等新的风险形势。在不断推进商业模式创新的同时,更要深化人工智能、生物认证、区块链等在风险防控领域的应用,提升针对操作风险、市场风险、信用风险、欺诈风险、交叉性风险、输入性风险等风险的防控能力,做到“主动防、智能控、全面管”,建立好相适应的风险防控体系,提升客户获得感、便捷感和安全感,为经济和金融安全提供有力的支撑保障。


4.强化监管政策的落实,依法合规金融创新。目前,商业银行针对场景金融建设多处于创新探索阶段。在此过程中,一方面应防止过度采集、拒绝分享、算法歧视、数据滥用、隐私泄露等问题,建立全生命周期的制度保护,明确法律义务与法律责任,确保依法合规;另一方面应充分发挥在风险管理领域的专业优势,结合自身开放发展的实际经验,遵守创新业态持牌经营,将监管要求严格落实到场景金融创新工作中。


(栏目编辑:郑  艺)

















推荐阅读

(点击图片查看精彩内容)




精彩内容回顾

(点击查看精彩内容)


■ 观点 | 新一代农险平台 :服务“三农”新起点

■ 培训丨“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人员认证培训班(技术I级)”开课了!

■ 来金科E学堂,下一个金融科技弄潮儿就是你!

■ 观点 | 刑事合规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意义和价值

■ 观点 | 立足行业基础设施,助力数字普惠金融




《金融电子化》新媒体部:主任 / 邝源  编辑 / 傅甜甜 潘婧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